老周的新老婆 - 劉鏞
一則很長的文章,開首時你會覺得有點悶,但請花點時間看下去,你會有很大的啟發……希望你們都懂得"珍惜機會,運用智慧"。
老周的新老婆不知道是不是早上那碗燙的湯飯,用了昨晚的剩菜,不太新鮮,老徐下午一直胃不舒服,偏偏晚上還要應酬。應酬在老周的「新園」舉行。
「新園」,多俗氣的名字,也只有老周那個俗氣的老婆取得出來。
「越來越年輕囉!」雖然看不起周太太,老徐進門的時候還是要奉承兩句。這個女人,老徐早認識,以前她在台上唱戲,老徐和老周總坐在台下,老周一開演就睡著,還打呼;每次都是老徐把他踢醒。誰能想到,這個女人居然成為老周的太太,據說她是先去找老周拜師學畫,學著學著,學到床上去了。
誰能想到,老徐看那個女人彎腰拿拖鞋,露出裡頭穿的黑色蕾絲的內衣,暗自笑了兩聲。
「您笑什麼啊!」
「他笑妳這家佈置的真漂亮!」還是老徐太太聰明,接了話。
那女人也笑笑;「我不懂佈置,還得徐老師、徐師母指點。」說著過來,為老徐解開毛衣扣子;「您的扣子扣錯了,上下差了一個,我給您扣好」「他呀!老扣錯。」徐太太搶上前幫丈夫扣。
女人趕快讓開,卻又笑說;「對了!我最近給周老師買了兩件毛衣,他嫌多,我就送一件給徐老師吧!」沒說完就跑了進去。看到那個女人一扭一扭一溜煙不見了,老徐又哼了一聲。
「就是會花錢。」徐太太也哼了一聲;「也不知道老周有多少錢好讓她這麼花。」
「不過他最近行情不差呦!」老徐看看四周牆上的畫,居然都是老周的新作,每一幅都裝了上好的雕花金框,天花板頂上的投光燈,把柔和而均勻的光線打在畫上。
老徐點了點頭,心想;「這個老周自從老妻上了天國,就要死要死的,原本猜他遇上這個年輕女人,搞幾下,非死不可,沒想到居然愈活愈壯,連作品都枯木逢春,有了新意。」
正想著,周太太果然拿了件毛衣出來,一邊跑一邊叫:「你試試看,可別見外呦!」
徐太太一把接過來,翻過來掉過去地看;「嗯!日本做的,我們老徐不穿日本貨。」
「誰說我不穿日本貨。」老徐一把將毛衣搶過來,好輕好輕,老徐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料?」
「純開希米爾羊毛!」周太太笑著,一臉媚相。
「很貴吧!」
「不貴不貴!才三萬塊。」
老徐又嚇一跳,徐太太更倒抽口涼氣:「什麼?什麼這麼一件毛衣,要三萬塊錢?你呀!真買的下手。」徐太太搖著頭指指老徐:「瞧!我們老徐身上這件,才三百塊,穿十年了,還不是好好的,又不容易髒,洗都不用。」
正說著,老周出來了,乍見還以為大兒子呢!
「你可穿的真年輕。」老徐上前去拍拍老周。
「她買的!」老周指指太太。
「頭髮也染了。」
「她染的!」老周又指指太太。
那個女人又媚媚地,得意地笑了,歪著頭,看著老周,又過去摸摸老周的臉,「本來就很年輕嗎!對不對?周老師!」
聽他叫周老師,就覺得噁心,老徐心想:「幸虧我不是你的學生,變師母,怎麼改口?」
好像看得出老徐心事似地,老周笑笑:「我現在不教學生了。」
「為什麼?」老徐一驚「那起碼是個穩定的收入啊!」
「因為買畫的人太多,她又一天到晚不閒著。」指指那個女人。
那個女人又媚笑著縮縮脖子「周老師的意思是我總給他安排畫展。」
「是啊!下個月巴黎展覽。」老周攤著兩隻手「明年初紐約又談好了。」
「怎麼安排的?」老徐瞪大眼睛,卻見那個女人跑進去又跑出來,抱著兩大本書。
「你瞧,我這太太還配合畫展,要人家出了兩本畫冊。」老周把畫冊接過來,交給老徐,又被徐太太搶過去看。
「人家是給我看得。」老徐再一把搶了回來。
「印的可真精美啊!」一邊翻,老徐一邊點頭。
「瑞士印的。」周太太把茶放下,「為這畫冊,我們還去了趟瑞士。」
「什麼?你們去了瑞士?」
「是啊?你不知道啊!」那女人居然一屁股擠在老周旁邊,伸出細細的手臂,勾著老周的脖子,「我們還去了麥特杭峰呢!」
「我寫生了一堆。」老周也真是老不修,親了親年輕太太的嫩臉,「太陽大、風也大,她在我旁邊給我撐著傘、扶著寫生本,才畫成的。」這時女人又一溜煙跑開了,再出現在門口。
「看!」女人舉著一張畫,正是麥特杭峰。
老徐一下子站了起來,慢慢走過去,上上下下細細地看;「真好!真好。」轉過深看著老周,「是我見過的,你最好的作品。」正在讚美呢,突然暗叫一聲不好,胃又疼。所幸,疼一下,就過去了。
晚飯是那年輕女人做的。這戲子除了演戲,居然還會燒菜,尤其是那套排翅,整整一排,一點都沒煮散,卻又入口即化,鮮極了。
「你在哪兒學的啊!」老徐笑問。
「我上烹飪班,跟傅培梅學的。」那女人又嬌滴滴地偎到老周身上,「我要老師帶我出去吃。」
「她只要吃一次,回來就能做了。」老周嘿嘿嘿地笑,嘴裡的黃牙不見了,換成雪白的。
「你還鑲了新的假牙。」老徐指著老周。
「是假的,也不是假的。」老周張開嘴,用手抓著門牙作成搖動的樣子,「這是植牙,很舒服,很結實。」又笑笑;「也很貴!」
「賺了,就要花嘛!」那女人又手伸過去,模了模老周的臉,那臉居然紅了,白裡透紅。
飯後,大家到客廳喝茶,女人跑前跑後,捧出成套的茶具,跪在地上為老徐倒茶,徐太太一把搶過茶壺,「我來我來」,又瞪了老徐一眼。接著,那女人又端出一大盤水果,有葡萄、芒果、草莓、還有櫻桃。每塊芒果都切得整整齊齊,還在上面各插了牙籤。老徐吃了一塊,看看老周,「真甜,你太太可真會買。」
「她啊,下午先削好、切好,套上膠膜,放進冰箱凍著,晚上吃,就特別甜了。」
「可真麻煩。」徐太太放下牙籤,過去拿葡萄,「這是什麼葡萄?」放進嘴裡,「喔!義大利葡萄。」
「義大利葡萄?」老徐也拿一顆放進嘴裡,唰!一下子,好像回到了童年,「這不是咱煙台葡萄嗎?天哪!」轉頭看那女人,「你在哪買的?」
女人還沒答話,徐太太說了,「菜場就有,太貴了,我是不買這種葡萄的,水果嘛!有得吃就成了,相當年連蕃茄都吃不起。」
哈哈哈哈,老周笑了,傾過身拍拍老徐「老徐啊!你的畫價比我高得多,又有那麼多收藏,咱們都這個年歲了,存著幹嘛?拿出來,花啊!」
「是啊!人生在世總是要好好的享受享受。」那女人又媚媚地笑了。
「總要享受享受。」在車上,徐太太咬著舌尖,學那個女人嬌滴滴的聲音,「她遲早把老周搞破產。」
老徐沒說話,又胸口疼,回家就睡了。
他這一睡,就沒再起來,心肌梗塞,進了醫院。
「膽固醇那麼高,為什麼不早檢查?吃藥?」醫生問徐太太。
「都怪他啊!專愛吃大肥肉。」
老徐在醫院又拖了一陣,老周夫婦去看了兩回,但是沒能參加老徐的喪禮。因為老徐出殯那天,老周正帶著太太,在巴黎。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先讓我們作各有意思的假設吧!
如果老徐回家之後,沒有心臟病發,卻表現的特別暴躁,或是隔兩天突然離家出走,你會詫異嗎?
他為什麼脾氣暴躁?因為跟老周比起來,他發現自己太可憐了。
老周的「少妻」雖然會花錢,但是也會賺錢。她把老周的作品用最好的方式陳列,他為老周安排畫展、出版畫冊、推向國際。於是老周的畫價提高了,作品進步了,收入增加了。她再用這些錢改善生活,讓老周住得好、穿的好、再拉著老周出去旅行,使得原本已經「來日無多」的老周,又枯木逢春,充滿生氣了,不是嗎?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想,老徐的老妻也不差啊!她跟著老徐一起吃苦、受罪、打天下,一路行來,老徐成名了,她還繼續幫著老徐省錢,連貴一點的衣服,水果都不捨得買。那是她的美德啊!老徐豈能不感念呢?難道男人有一天發了,就能把當年的糟糠之妻遺棄嗎?難道一個女人老了以後就活該走路嗎?
這些話都沒有錯,但是為什麼得意的中年男子遺棄老妻,另娶年輕女人的故事總是上演呢?話再說回來,許多婦人,守著丈夫二三十年,不是也把頭一甩,離家出走了嗎?
為什麼?
他們可能說不出來,但是當你細細觀察之後,就會發現,因為─他的另一半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半。他們有這樣的感覺,一個可能是他們自己變了,於是看另一半不再順;也可能是另一半確實跟以前不一樣了。
現在我們就觸及了人性最重要的部分 -- 愛。
男女之愛,很妙!無論你怎麼說「愛是無條件的」,年輕時的「愛」還總是跟「性」有關。否則,你們為什麼由拉拉手到樓樓腰,到擁吻、愛撫,然後上了床?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也就是因為這本能,使男女可以相悅,使君子可以好逑,使種族能夠繁衍。
如果人人都談柏拉圖式的愛情,都只要心靈,沒有肉體,這世上還有人類的存在嗎?所以,年輕人的愛往往是帶有「性趨迫」的。他們目光交流、含情脈脈,他們傾心交談、徹夜不眠。他們終於像是乾柴烈火,突破最後的防線,他們翻騰、瘋狂,達到高潮。
然後呢?然後,他們睡著了,睡的很熟。請問,他們怎麼不繼續一直聊、一直聊、互訴衷情、聊到天亮。
性愛、性愛、男女最先的相處需要「性」,後來的相處需要「愛」。所以有人說一對男女在做愛之後,還能彼此愛憐、百般溫存的才是真愛。
我們可以引申─只有當一對夫妻,有一天成了「無性夫妻」,還能彼此扶持,相顧深情的才是真愛。
恕我講一句很俗的話,據說應招女郎往往在「辦事」之前,先收錢。那男人就在眼前,跑不掉,她又何必先收錢呢?應招女郎的道理很簡單「男人的下面硬的時候心就軟,下面軟的時候心就硬。當他「辦完了事」,會立刻變得小器,會馬上後悔花那麼多的「代價」,甚至立刻覺得眼前的女人不夠美。辦事之前,則恰恰相反。」
夫妻之間,雖然不這麼現實,但是如果你細細想想,不也差不多嗎?
她溫柔得像隻小貓,偎在你身邊。他體貼得像隻小狗,在你旁邊打轉,她露出最嬌媚的笑,把菜端上桌,他以最勤快的動作,把碗盤拿去洗。
他們把燈調暗,把音響打開。他們…在戀愛時期,也可以說在新鮮時期,兩個人精力都特別好,吃完飯可以去跳舞。跳完舞可以去PUB,PUB回來還有用不完的精力。
原本切的細細的水果,現在成了「喂!」唰!一個蘋果迎面飛來。原本蹲在浴缸旁邊幫你搓背,現代已經逕自去睡,並傳來酣聲。原本的「三菜一湯」,現在是微波爐裡端出來的「三盒一杯」,還撂下一句話:「人家的丈夫都有應酬,只有你天天回家吃飯,把我都累死了!」原來的飯後依偎,音樂欣賞,成了督促孩子作功課,以及打賣哭鬧。原本的柔聲細語,變成了河東獅吼。
那男人也一樣。原本靠在太太背後,對著耳朵吹氣,現在鞋子一摔,倒上沙發就看報。原本說東說西,向太太報告外面的一切,現在眼睛越過老婆肩頭,盯著電視一動也不動。原本幫著擺碗筷、收桌子,現在兩杯酒下肚,歪在椅子上已經睡著,且發出殺豬的音響。原本來放屁時,一定躲到浴室,或說對不起,現在大剌剌地,還好像以「豪放」為得意。原本假日拉著太太看電影、爬山,現在假日不是睡大頭覺,就是背著球袋消失不見。
碰到這狀況,無論那男人或女人都會說「老夫老妻了嘛!幹什麼還裝?上班管孩子,累死了,誰還有什麼情緒?」
可不是嗎?他們是倦了,因為工作慘了,因為體力不如從前而倦了,也因為眼前那個人,已經看了太多年而倦了,他們的「性」少了,「愛」也少了。
你不能沒有的諒解政界常說一句話--「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
男女之間也可以說─「戀愛靠機會,婚姻靠智慧。」茫茫人海,偏偏遇上他,當然是「機會」,但是此後幾十年,就靠彼此的智慧了。只有哪些能夠把「熱情如火」的戀愛,化為「手砥足」的恩愛,再化為「相濡以沫」的憐愛的人,才要有愛的大智慧。
問題是,你必須知道,你有,她不一定有;他有,你不一定有。有些人就是沒有的智慧,也可以說他們沒有愛的能力。
感情!感情!他有「感」,卻沒有「情」。
抱負!抱負!他能「抱」,卻不能「負」。
性沒了,他就不愛了;「更年期」到了,她就粗俗了;年輕女人出現,他就絕情了。除此之外,你必須知道,人的「前半生」可能用「下半身」思考;人的「後半生」可能是用「上半身」思考。上半身的思考,是用心、用腦,那是理智的,也是頓悟的,所以當他「想通了」往往就一下子改變,再也難以挽回。
你知道大思想家羅素是怎麼跟他老婆愛麗絲分開的嗎?他是有一天騎腳踏車,在鄉間的小路上,突然發覺再也不愛她。然後某一日,讀書讀到一半,站起身,出門,再也沒有回頭。
你知道大文豪扥爾斯泰是怎麼死的嗎?他是在風雪天逃家,死在火車站的。
他們的老婆都曾經是他們的愛妻,他們為什麼那麼絕呢?誰不知道愛麗絲漂亮?誰不知道扥爾斯泰的夫人賢慧?
但是漂亮的不永遠漂亮,賢慧的不永遠賢慧,你要想想他們會不會像前面故事裡的老徐,當他們的另一半變了質,不再優雅、不再體貼,到有一天,他們忍無可忍,想開了,便突然下決定離開,甚至即使會凍死,他們也要離開。
女人也一樣,多少女人在丈夫「變質」之後,為了孩子,忍,忍了十幾二十年,孩子上大學入社會,女人就突然離開了。她們的道理簡單─「我覺得我的前半生白過了,我少女的夢想一點都沒有實現,我的犧牲夠大了,剩下一點歲月,讓我作回我自己吧!」
你看過羅伯J.華勒寫的(麥迪遜之橋)嗎?
笑死人了!那個女主角跟丈夫在小鎮過了平靜的一生,居然真正讓她永難忘懷的,是丈夫不在時,偶然闖入她生活的一個男人。幾天的激情,怎能換來她一生的懷念?很簡單,因為她一生太平靜,因為她的生活太枯燥,也可能因為她的老公太無趣。如果「哪一天」,她選擇跟「哪一個男人」,走了,你會驚訝嗎?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想想你自己的生活?你還有沒有「當年」的情趣?抑或是你已經粗俗地十足是個「莽漢」、「潑婦」、「糟老頭」、「歐巴桑」?
你會為吸引另一半而去健身、減肥、控制口腹之欲嗎?
你會因為知道他喜歡「健康色」,而多曬一點太陽嗎?
你們還會兩口子單獨出遊,享受一點「自己的時間」嗎?
記住!婚姻是要經營的?妳再忙,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儀容,妳即使是家庭主婦,依然要追得上外面的潮流。你即使在家上班,也得天天刮鬍子、常常理髮,不能只穿睡衣晃來晃去。最起碼,你們一定要找機會,把自己打扮得十分體面,梳了頭、化了妝、噴上香水,再穿上西裝、晚禮服,出去應酬一下。
真正的目的不是應酬,是讓你的另一半「驚訝」的發現,原來在燈光下、燭光下,妳化起妝,他穿起禮服,還是那麼的嫵媚、瀟灑。
你們雖然應該節省,但餐具還是該成套,而且要常替換。一位那是情趣、是變化,而且同樣的食物裝在不同的餐具裡,能有完全不同的感覺。你想想,今晚妳捨棄以前的塑膠杯或喝水用的玻璃杯,為他端出放在瓷碟裡的一杯咖啡時,他的感覺有多麼不同。
人都追求感覺、追求新鮮、追求變化、追求品質。婚姻也一樣,當你不在能用「性」去愛、用思想去愛。
人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婚姻可以老化,也不能腐化。當你的婚姻有一天亮起紅燈,妳永遠要想想,是他變了質,還是你變了質?亦或你們兩個都沒有愛的能力,你們只懂「性」,不懂「愛」。
如果你們已經四五十歲,你們要想想,你們辛苦了半生,存那麼多錢,到今天,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你們的辛苦,除了為子女,還為什麼?
如果你是女人,你要想想;他前十年要你幫他創業,中間十年要你幫他攢錢,再過十年,他還要幫他存,存到他死嗎?還是希望你為他安排「怎麼花錢」?
否則,當有一天,他到老周家,發現自己辛苦大半生,連菜場裡有的水果都吃不到的時候,他會怎麼想?
同樣的,如果你是男人,你要想想;一個女人,跟了你,腆了肚子、彎了腰,駝了背、碎了夢,她的一生快要過完了,她還有什麼?
孩子笑著出嫁的時候,她哭;你笑著招待朋友的時候,她累;妳老了,先走一步的時候她送終。剩下沒多少日子了,你該不該做點什麼?妳整天在外忙,值不值?
還是一句老話,你們有沒有愛的能力與智慧?
如果你不希望另一半有一天因為「想通了」而離開你,妳就要想想「你是不是該做一點點改變」?
請今天就改,不要等。
單純分享我在 "淘苑" 的生活逸事 + 每天不停在想 "吃" 的鬼煮意 ~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平凡。 看見你幸福的樣子, 我也幸福著你的幸福。 人生處處有伏筆, 前半生的不幸, 是餘生與你平凡, 埋下的伏筆。 得之, 我幸;失之, 我命。 感恩一切遇見。
November 30, 2013
November 29, 2013
引起眩暈的原來
引起眩暈的因素很多, 頸椎病(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等), 頸椎變形,壓迫到神經造成眩暈是其中之一。
此類病人除有頸部或頸肩部或頸背部酸痛不適, 往往伴有自主神經表現, 如眩暈、胸悶、心悸、失眠、多夢以及煩躁等, 其中眩暈經常與頸部活動或位置有關, 建議您先去正規醫院就診, 明確診斷。
您如確係頸椎病引起的頭暈等症狀, 建議低枕睡眠, 避免躺著看書看電視, 最好也不要坐沙發看電視, 工作時伏案不要太久, 使用電腦時顯示器盡量置於正面並與視野向上呈5~10度角, 頸背部注意保暖, 不要打麻將, 不要打撲克等等。
治療方面建議先行物理治療, 如理療、適度牽引、專業按摩等, 在頸部沒有疼痛等症狀的情況下做相應頸部體操保健。頸椎病的治療, 關鍵在於恢復頸椎結構的生理順應性, 消除病因, 這些是病人容易忽視的, 建議先從日常生活和工作姿勢姿態方面進行改進, 消除頸部易疲勞因素。
最近經常頭暈, 原來如此...
November 28, 2013
德國火車站的聖經經文廣告海報
火車站的聖經經文廣告海報
在德國弗萊堡主火車站(Freiburg im Breisgau (Freiburg Hbf))看到的廣告牌。
每天坐火車的時候都看到這個廣告牌呆呆的竪在個月台, 就因為每次都很趕, 一上車找了個位置剛坐好火車就開了, 都沒有時間去看上面寫什麼。其它周邊的都是圖文並荗設計吸引的商業廣告, 就只有這一個較郁悶, 沒插圖光看文字我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理解。
剛好這次早了一點到火車站, 找了個靠窗座, 坐好了還有時間拍下這張照片。 細看之後才發現, 這不是一般的廣告, 這可是聖經的經文啊~ 什麼, 教會也要用賣廣告的吸引信徒嗎, 會不會太荒謬了點。
回家上網找找看, 原來這個聖經經文廣告海報是由德國的一間以捐款營運的私人組織 (Der Christliche Plakatdienst) 所運作。 類似的聖經經文海報幾乎在德國每個較大的城鎮都可以見到, 目的是借用聖經經文傳達上帝的說話, 提醒日理萬"機"的信徒們不要忘記到教堂去做彌撒及常常查閱聖經。
用海報去提醒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看到牌子的那一刻是會記得的, 但要喚醒信仰迷失和沈睡的信徒們的成效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來作點小翻譯 :
原文: Gott will, dass alle Menschen errettet werden. Timotheus 2,4
中文翻文: 「上帝要人人得救,都認識真理。」提摩太前書 2章4節
原文: Jesus Christus ist der Weg! Johannes 14,6
中文翻文: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約翰福音14章6節
November 27, 2013
德國的行動單車啤酒趴-"啤酒單車"
"啤酒單車"
偶爾在德國弗萊堡(Freiburg im Breisgau)市中心會看到很多有趣的車輛, 比如這輛出租的 "啤酒單車"。"啤酒單車" 設計像一張桌子連接幾張椅子的流動小食亭, 一般車上只會有一個酒保為乘客提供啤酒,乘客坐在兩旁像單車一樣的三角座上,雙腳放在單車的腳踏上,整台 "啤酒單車" 是要靠乘客們大家努力踏才能驅動,所以車速是超慢的。(時速好像是不到30km/h)平常遇到這情況, 韋先生一定會不耐煩的楠楠自語說, 快點開走, 不要阻塞交通, 但這次見我拍照拍得開心, 開摱一點也無所謂啦~
這種奇怪又可愛的 "啤酒單車" 在德國一到夏天幾乎到處可見。
如果同行有十個八個男生(不會踩單車也不怕)建議不妨租一台, 來個 "行動單車啤酒趴" 玩一下。
![]() |
| 更快的Porsche也要乖乖的慢慢跟在後面 |
![]() |
| 車上的都是中年男人較多 |
一早起來周圍都結霜了
November 26, 2013
Don't hurt the wild animals when you drive.
Please do be careful when you drive, don't hurt or kill the wild animals.
They are well-prepared for the winter time thus they can't run fast or response quickly with their big body when they see your car is coming.
This poor one is about 1 meter long, RIP.
They are well-prepared for the winter time thus they can't run fast or response quickly with their big body when they see your car is coming.
This poor one is about 1 meter long, RIP.
November 25, 2013
巴塞爾的夜間狂歡節(Fasnacht, Basel)
巴塞爾的夜間狂歡節(Fasnacht, Basel)
每年在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巴塞爾(Basel)的狂歡節(嘉年華)(The Fasnacht (carnival))被公認為瑞士最大型及最受歡迎的節日, 每年吸引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摸黑參觀, 光是表演的遊行隊伍人數亦介乎15,000-20,000人。為什麼說是摸黑參觀, 因為這個慶祝是在每年二月"Morgestraich", 即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之後的星期一的凌晨四點正舉行, 慶祝活動會由凌晨四點開連續4天舉行。就只有開幕禮這一幕是清晨還未破曉就開始, 之後的3天都是在大白天舉行。
(需要注意的是二月白天温度仍然只有2-4°C, 凌晨氣温就不用多說了。我們出門的時候就把自己包到像糉子一樣, 還是超冷的, 而且手在拍攝更冷得疼痛萬分。)
凌晨四點要由德國往瑞士除了自己駕車及踩單車外, 公共交通工具就只有特別班次火車(Sonderzug "Basler Morgestraich")(巴塞爾狂歡節-專列號)。雖然在這個會冷死人的天氣自己駕車是十分方便, 但要找泊車的地方卻很遠, 而且應該都一早被泊滿了。所以坐火車是最方便不過的了, 這班特別班次火車是有固定的時間和路線的, 從以下5個德國火車站開出 Murg/Bad Säckingen/Wehr-Brennet Schwörstadt/Rheinfelden 到瑞士Basel Badischer Bahnhoh (巴塞爾火車站)。
就只有這一班次, 錯過了就只好打電話預約的士咯。特別班次火車是先上後買票, 與平時先買票後上車次序對調, 車票背後有回程的時間表及路線。
我們是先駕車到位於邊界的Rheinfelden再轉乘火車, 這程短距離的火車真的一點不平宜, 無論你在哪個站上車都是劃一收費, 來回票價每位10歐元(連19%銷售稅)。天啊~ 我們只坐了一個站, 普通火車來回也只需要6歐元。
![]() |
| 巴塞爾狂歡節-專列號特別班次火車票 |
![]() |
| 火車票背面 |
凌晨快要四點前的5-10分鐘, 整個巴塞爾(Basel)市中心的所有街燈都會熄滅, 市內一片漆黑, 就僅餘一點月亮光(如果有月亮的話), 氣氛亦突然變得寧靜, 大家都期待著突然響起的樂聲。
這個時候穿著傳統服飾的遊行隊伍(Cliquen), 無論是鼓手、笛手、戴著臉譜的、頭上戴著燈籠或手提著燈籠的成員, 還有巡迴花車都已列好隊形準備就緒。當凌晨四點的鐘聲敲響, 各隊伍會在黑暗中邊演奏邊慢慢地依照規劃好的路線在市內穿越大街小巷巡迴。
他們的臉譜一般以木雕塑而成手工和畫工頗為精細, 而頭上透明的彩燈一般以玻璃或花燈油紙製成, 繪上各種特式圖案極為精緻, 而最大的彩燈車高達三米。如果用心聽, 會發現很多很多隊伍奏的笛子都是同一個曲調, 笛子奏出來的聲音清脆嘹亮, 很好聽。
不過真的好冷, 沒戴冷帽的話頭會凍得發麻, 整塊臉都像要結冰的彊硬了, 連鼻水偷偷流出來了都沒感覺, 好丟臉~ 還好不只我一個(自我安慰)。
聽說過以前如果要拍攝巡迴隊伍的話是嚴禁用閃光燈的。因為曾經有人用閃光燈拍照表演者, 黑暗中的強光傷害了表演者的眼睛, 引來表演者的不滿而遭到表演者揮拳。所以我就在還沒開始之前, 還有街燈的時候拍了一些, 但畢竟還是太暗拍出來的效果不太理想。
快要開始巡迴的時候韋先生再次叮囑我, 拍照時千萬不要用閃光燈對著人家的眼睛。這也太難了吧, 我只管向著前方拍, 我那知誰有在看我的鏡頭啊~ 而且在黑暗中不開閃光燈根本拍不到移動中的目標, 所以在拍了幾張以後我都沒興趣再拍下去了, 換了拍短片, 但當我在拍片的時候, 發現身邊超閃的, 很多人都不怕被打開著閃光燈在拍照呢~
說句實話, 在黑暗中不停的被對面的閃光燈閃呀閃的, 我雙眼都有點痛, 的確有點難受, 而且, 一閃一閃的也蠻擾人的, 破壞了好好的表演氣氛, 再說, 這是人家的傳統要在漆黑舉行, 我們也該尊重一下吧。下次有機會再去, 我會只用眼看, 用心記住這美麗的時刻。
分享一下一些去年拍的照片和影片:
淘淘煮意 Toto Cooking Idea - 誰說"薑餅"只能聖誕吃?! Ginger Breadman
誰說"薑餅"只能聖誕吃?!
突然心血來潮, 好想試一下做薑餅, 馬上在網上找找食譜, 然後一口氣做了兩盤不同款式及材料有些差異的薑餅 。
雖然是第一次做薑餅, 但頗成功的。試了兩款, 一款有放新鮮薑茸, 另一款只放薑粉, 兩款焗出來的味道都很好, 非常香口。兩盤薑餅, 不到兩天就吃光了~ 只是有加薑茸的口感吃起來與沒加的分別不大, 所以, 下次就省省功夫, 不用磨薑磨到手指痛, 加薑粉就好了。
聖誕也快要到了, 先熱身一下, 再焗一大盤送禮用。
食材 :
200g 麵粉
30g 薑粉
1g 發酵粉Baking Powder
100g 牛油
1 雞蛋
50g 啡糖
溶解牛油、啡糖、雞蛋和薑粉攪勻, 篩入麵粉, 搓揉成麵團。
把麵團放冰箱約1小時, 使其變硬身, 方便造型。
![]() |
| 準備做薑餅的材料為了讓吃起來有用真薑做的口感還故意放入鮮薑茸。 |
![]() |
| 加入牛油、啡糖、雞蛋和薑茸的混合物 看見這麼多薑茸會有很辣的感覺。 |
![]() |
| 將混合物加入麵粉攪拌後的餅團 |
![]() |
| 將餅團壓平, 用餅模壓出圖案 |
![]() |
| 放入烤箱大火200°C焗35分鐘(烤箱內的星星餅) |
![]() |
| 剛出爐還熱烘烘的星星薑餅 |
![]() |
| 剛出爐還熱烘烘的各款薑餅人 |
![]() |
| 用剩餘的一小團餅團做了個...嘻~ 小玩具, 放到小熊身上 |
![]() |
| 用手機拍照再用Apps加上表情...嘻嘻~ (這個不會被禁吧) |
淘淘煮意 Toto Cooking Idea - 菜肉雲吞 Homemade Cantonese Wanton
菜肉雲吞
長時間生活在國外, 吃西餐吃多了, 自然會特別想念家鄉美食。可惜德國本地超市幾乎都買不到某幾種材料或製成品, 到中菜餐廳吃到的是已為配合德國人口味而烹調的, 對我們亞洲人來說在德國吃到的中菜味道真的是怪怪的, 又油又咸, 坦白一點說就是騙老外的所謂中國菜, 吃過一次之後肯定絶對不會有下次。
想吃有地道風味的, 除了從國外網購製成品直接進口到德國外根本是沒有可能。但德國食品進口規條繁複而且甚多, 過了海關檢疫後又涉及食品進口稅等其它各種規條, 食品到手的時候只怕已經長霉菌了。所以, 唯一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煮, 這樣就可以吃到原汁原味的啦~
很慶幸自己在香港的時候, 偶然也會親自下廚煮幾味, 不致於有"人在德國無啖好食"的慘況。
我在德國第一道自家煮的中菜是"雲吞"。
事原, 有一天我的德國室友對我說: "你來德國這麼久不想念香港的美食嗎? " 他這樣一問我倒是有點想念的, 一想起香港各式各樣的美食, 已經流口水了。正當我在回憶中懷念我曾經吃過的美食時, 德國室友又說: "你在這住了麼久都沒見過妳有煮過一頓中菜, 妳到底會不會煮啊~? " 我...我當然會煮啦, 只是這裡的超市都沒看到有可以煮中菜的材料。這時候, 德國室友才說附近有越南人開的小店, 裡面有賣一些亞洲食材和廚具。
事原, 有一天我的德國室友對我說: "你來德國這麼久不想念香港的美食嗎? " 他這樣一問我倒是有點想念的, 一想起香港各式各樣的美食, 已經流口水了。正當我在回憶中懷念我曾經吃過的美食時, 德國室友又說: "你在這住了麼久都沒見過妳有煮過一頓中菜, 妳到底會不會煮啊~? " 我...我當然會煮啦, 只是這裡的超市都沒看到有可以煮中菜的材料。這時候, 德國室友才說附近有越南人開的小店, 裡面有賣一些亞洲食材和廚具。
隔天, 我就去了越南人開的所謂亞洲超市小店一看究竟, 小店內的確有很多亞洲的食材和廚具, 泰式的、台式的、印尼的、中、日、韓的幾乎通通都有; 廚具如蒸鍋、沙煲、電飯煲、碗筷等樣樣齊, 就是價錢比我在香港買的貴3至5倍, 這樣, 這樣是叫我怎買得下手呢。
來回看了看幾次貨架和冰箱後, 最後買回來了雲吞皮和一些醬油。
來回看了看幾次貨架和冰箱後, 最後買回來了雲吞皮和一些醬油。
所以我在德國第一道自家煮的中菜就是 - "雲吞"。
只是, 剛開始包技巧不太純熟的時候, 可以在雲吞皮四邊抺一點蛋白, 讓雲吞皮比較容易能黏起來。
德國人吃得比較咸, 這點我早就知道, 但也不用那麼"重"口味吧~
| 剛包好的菜肉雲吞 |
這碗是我的, 碗裡雲吞還很正常, 德國室友的那碗雲吞已經被淹沒在豉油裡, 差不多要變黑雲吞了, 所以沒拍照
Android fixes Apple
November 24, 2013
我在德國的第一場雪
還未正式踏入冬季, 德國南部現在白天的温度已經只有2至6°C, 天啊~ 今年應該會有個很冷的冬天吧, 還有一個月就要到聖誕了, 今年的聖誕前夕會下雪嗎~
因為德國南部比北部稍微温暖一些, 十二月有些時候也會下雪, 但太陽一出就溶化了,所以南部很少機會有白色聖誕。
記得3年前, 我剛來德國的第一年, 心裡想著一個人在德國過聖誕, 又冷又孤單, 好可鄰啊~
聖誕節前的1個月, 我在 Facebook 狀態項上寫著 : " 請下雪吧, 我很想要一個白色聖誕 ~ "。結果, 隔了幾天, 果然就下了一場大雪。德國室友對我說, 他的一位女同事今天一上班就對他抱怨說, 因為我在 Facebook 上祈求下雪, 害她今天上班遲到了。因為一般清雪車是在清晨當大部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出動清雪和灑化學鹽的, 中午突然的一場大雪, 公路還沒來得及清理, 所以導致她在來上班的公路上有點不暢順。(明明是自己遲到, 這樣也可以抱怨與我有關, 她這樣的藉口也太賴皮了)
這場大雪下得不對時候, 還有一個月才到聖誕節耶。不過, 這場不對時的大雪倒讓我開心得像小孩般在雪地上大叫大跳, 就差了沒有在雪地止翻滾打轉。
2010.11.26 在羅拉赫(Lörrach)小鎮下了一場大雪, 這場雪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場真正的雪。
到處都被厚厚的白雪遮蓋著, 整個世界都是白聖的, 昨天那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今天就靜靜地躺在白雪底下。
下課後, 我急不及待帶了我的單反機, 從市中心邊走邊拍的拍到山上去, 都忘記了其實外面有多冷。
到處都被厚厚的白雪遮蓋著, 整個世界都是白聖的, 昨天那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今天就靜靜地躺在白雪底下。
下課後, 我急不及待帶了我的單反機, 從市中心邊走邊拍的拍到山上去, 都忘記了其實外面有多冷。
| 從課室往外看,原本橙啡色的屋頂現在都變成白色了 |
| 公園內的鴿子們好像不怎麼怕冷 |
| 雪想要偷偷溶化卻又因為太冷結回冰 |
| 有坐過真正的"冷板凳"嗎? |
| 走到市中心看到藥店門外的温度計顯示現在剛好是 0°C |
| 雪桌上的熱咖啡 |
| 就是不讓你溶掉, 把你"結"回來 |
| 在閃光燈下白雪份外閃爍 |
| 有沒有很像一隻怪獸的爪 (不是說我的手啦) |
| 穿過這條路就要到上山去咯 |
| 透過鐵網看市政廳 |
| 上山的小路石級旁, 任何一個角度拍都是美 |
| 好可愛的紅色菓子都鋪上了白雪 |
| 路邊的植物都被白雪包住了, 原本長怎樣都猜不出來 |
| 近看有沒有很像被厚厚糖霜包住的巨型脆脆棒 |
| 回頭看看德國南部美麗的小城鎮羅拉赫(Lörrach) |
| 遠處的山坡也蓋了厚厚的白雪 |
| 遠看山腰的一堆小屋好像積木玩具屋啊 (別小看它們, 在這區算是豪宅來的啦) |
| 新建的市政廳(das Rathaus) (外型除了夠高外,一點不討好) |
| 就這樣一個人背著單反機和三腳架跑上山 |
| 又軟又厚的雪, 一踏上去就往下沈, 雪深最少有15cm。 在雪地上走, 穿這種內有羊毛和鞋底有厚墊的長靴最適當不過, 不然走久了腳趾真的會被凍傷。 |
| 終於到山上了, 還可以看到工廠頂部燃燒多餘氣體的火焰 |
| 住在山上的德國小孩都帶著雪撬跑出來滑雪 |
| 孩子們的笑聲不絶, 玩得好開心啊 (我也好想玩啊) |
| 徒手造了兩個小雪人, 但十跟手指凍到又紅又痛, 現在把手指砍下來應該也不會覺得痛 |
| 不知不覺, 邊走邊拍就天黑了。 冬令時間下午不到五點天就全黑了, 氣温馬上也變得超冷的。 市中心已經一遍燈火通明, 好美啊~ 如果現在再下一點小雪就更浪漫了。(如果真的下雪了, 路就不好走啦) |
| 好可愛的歐式獨立小屋, 再加點聖誕裝飾就更完美了 |
| 無聊在雪地上留下簽名一個 |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
































